第505章 没文化

  《八佰》和《夏洛特烦恼》先后收官,若非半途有个《蚁人》搅局,完全可以占据整个十月份两京一十三省九成八的票房。

  眼下《寻龙诀》的宣传开始进入了忙碌期。

  陈燔依旧没怎么出力,就陪着跑了能当天来回几个路演场地,到时候参加个首映礼也就过去了——不是他低调,纯粹是为了凸显老郭的团队地位。

  就现在陈燔现在的成就,她要是跳得太欢,那任谁都会把电影的成功扣在他的头上。

  风头全归自己,这可不是一个‘大哥’该有的风度。

  老姜那边已经带着魔改再改版的《八佰》去了东京,也不参评,纯参展。陈燔保留了导演和编剧的署名,但没跟组。他没老姜这么恶趣味。

  这货眼下最盼着的一件事儿,不是什么《寻龙诀》热卖,也不是去东京耀武扬威,而是自己的户口问题。

  安家落户,他只实现了前半段。

  这京里头的户口啊,那是相当难搞,你没看当初大宋姓赵的一家子忙活了几百年都没解决么?

  虽然京城是有积分制度的,但现实里靠这东西完成身份转变的可谓凤毛麟角。

  好在陈燔这货有领导赏识,《我不是王毛》、《亲爱的》、《八佰》全都入选了五个一工程,后两者就在两个娃出生前没几天被公布的,主打一个无缝衔接。

  待到十月底,崭新的户口本终于成功到手,这货简直要热泪盈眶——老子也特么是京爷了,以后吃喝都可以在下水道里头的那种!

  还没激动多久呢,真正的京爷又上门了。

  “怎么说,这本子可以吧!”吴晶在《八佰》路演完后,拉了俩编剧闭关了半个月。编剧是他自己找的,陈燔家的两个女娃可写不来这玩意。

  陈燔表示肯定,这本子和他记忆中的基本没差。

  “演员有想法了没?”陈燔本就没打算掺和,但角色他还是有点意见的:

  “知道你有主意,但哥们我这么多年也不是白混......”

  “喔?那你说说,这个什么富二代,你能喊来谁?”陈燔斜眼。对方的朋友圈就这么大,大半还都是混港圈的,别说富二代,其他几角色也没有合适熟人,还不是得给各大娱乐公司打电话挨个问?

  谁知吴晶早有腹稿:“李现啊,那小子不赖!”

  陈燔换成了正眼:得,拍趟《八佰》,无意间帮人的交友圈还拓展了不少。

  对方还在念叨:“其实朱亚闻也不错,可惜我问了,人家没档期......还有那老兵,我还想找君哥来着,可惜他太贵了.....”

  “那你再换个本家......吴钢怎么样?”穿越者的面子不能丢啊,找着机会陈燔赶紧表现表现。至于那谁,是让人继续包鱼塘去吧。

  “你投资人啊,你觉得合适就成!”

  “不是号称不想被资本干扰创作?”

  “你就想我夸你是吧?行,听着啊,你选人挑人的眼光摆在这儿,我不问你问谁!”

  吴晶拍完《八佰》后,就已经认同陈燔选角的眼光,人挑来的演员无论演技还是敬业敬业程度,都挑不出毛病来。

  陈燔的虚荣心得到满足,于是就给了份大名单——基本就是原版,女主角也不用担心临时加钱。

  吴晶如获至宝,他抬头看看对方:“人情记下了,走,请你喝酒!”

  “嗯?”

  “额......”那货眼睛瞪了瞪,“要不我替你家朵朵找个老公,你看我家吴所谓......”

  “特么你敢!”这是还人情?还敢打我女儿的主意?别说冷锋,哪怕他把什么阿飞、杨玉乾的号都登上,陈燔也不干!

  至于下下代的少数民族加分......家里有个正宗呢,也不用去理会这个真假不明的正白旗......

  关于冷锋的冷知识:80年代,少民开始享受各种优惠,登记条件还放宽了,于是一堆人都给自己改了民族。

  其中登记成满族的最多,不少原来的汉八旗和包衣抬旗的也都改成了满族——从人口普查上看,这八旗子弟硬是在十年内多了一倍。

  真.铁杆庄稼,都不用施肥,自己就凭空能长出来。

  而吴晶那些什么‘多尔衮那一支,祖上出过武状元’的说法,漏洞百出——虽然也有可能是家里长辈自抬身份吹牛逼,结果没文化的晚辈全信了。

  具体是个什么情况,那只有天知道。

  ......

  没文化的杨超月正在拍戏。

  《闪光少女》已然开机,但这倒霉孩子练了两个月的乐器水平,依旧是和她的唱跳一个水准。说白了,这娃天生节奏感有问题,音乐这条路压根走不通。

  最后剧组只能安排她弹古筝。

  原因简单,这玩意哪怕你再瞎鸡儿弹,听着也没那么烦人。

  你别说,人家也是有优点的。那弹奏的手势就练得没问题,从五十米开外看过去那是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

  被陈燔喊来当音乐总结的胡彦彬悄悄溜达到没人的角落,然后才捂住了耳朵。

  小主,

  21岁的彭宇畅看着这个长得好看,但啥也不会的姑娘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