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问题一个接一个

  注册公司的时候,张志豪建议王大山委托专业的注册代理机构帮忙办理,反正也不需要花多少钱,也就一千块钱左右就能办妥。

  但是王大山却觉得,这一千块钱左右的代理费没必要出,他自己去弄就好,反正他闲着也是闲着,也就多跑几趟而已。

  结果他跑了好几趟工商局,提交的公司名称,都没能过审核,第一次是因为和别的公司重名了,第二次是因为给的资料不齐全,第三次是因为经营范围、地址信息等没写全。

  这搞得王大山都不耐烦了。

  “话说你们就不能一次性把所有问题都说完吗?每次来都是不同问题,我都跑了三次了,要想收红包直接说!”

  王大山直接怼工商局服务窗口的员工。

  人家员工也不惯着他:

  “你自己没准备好全部材料,那能怪谁?你来之前不会做足准备工作吗?”

  “我哪知道具体要哪些材料?”王大山埋怨道。

  “不知道不会去查吗?上网查一下就知道了!我一天服务几十上百人,如果每个人都要提醒,那后面排队的人还需不需要给他们弄了?”

  王大山被怼得无言以对了。

  窗口员工却还叨叨:

  “你自己不懂怎么弄,花几百块钱找个专业代办的帮忙弄不就好了?连几百块都不愿意花,还开什么公司?就这格局,开了公司也会倒闭!”

  王大山被这话气得不行:

  “你信不信我去举报你!有你这样说话的吗?”

  窗口员工板着脸不说话了。

  只冷冷挥手:

  “下一位,19号!”

  后面来办理的人挤上来:“兄弟,让一让,消消气,别和这的员工计较,人家也只是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你要真和人家杠上了,你可杠不过人家……”

  那人还带了代办的人过来。

  人家没一会就把公司注册好了。

  王大山郁闷得不行,不过却又不得不承认,这个兄弟说得对。

  他还就真杠不过人家。

  说到底,人家并没有提醒他的义务,确实是他准备不充分,这才跑了这么多次都没将公司注册下来。

  最后王大山只能灰溜溜回去,经过三次的注册失败之后,他痛定思痛,第四次来注册之前,去张志豪那里,借张志豪的电脑,仔细查了一下注册公司所需要的资料。

  张志豪得知这个消息,也是哭笑不得:

  “现在注册这么麻烦吗?我以前注册挺简单的,可能是因为我让人代理注册的原因吧,我其实也不太清楚需要什么资料,听说注销比注册更麻烦呢,要是想注销,不但财务得理清,到时候还得登报公示。”

  然后又说:“要不你还是找个代办吧,这不是省小钱误大事吗?”

  王大山却说:

  “放心,下一次去工商局,肯定能注册成功,我在网上查了详细流程,并且记录下来,到时候把所有资料都提前准备好,我就不信还注册不下来!”

  王大山之前不愿意找代办,现在更加不愿意了。

  他已经跑了三趟,若是这时候找代办,那前面三趟岂不是白跑了?

  他没学过经济学,不知道一个道理:沉默成本不应该成为决策因素。

  前三次没注册下来,那就是沉默成本,这个沉默成本不应该影响到他要不要找代办的决策,如此他才能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策。

  只可惜王大山不懂,他被沉默成本给影响了决策,他没考虑到,就算公司注册下来了,后面也还有一系列手续要办,比如财务什么的,那一般都是要找专业人士来代办的。

  多年前李秀兰去镇上做泥水工,为了省十五块钱的摩托车费,而选择走四个多小时的夜路回家,那一幕此时此刻似乎又在王大山的身上重新上演了。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轮回宿命吧。

  穷人的轮回宿命,那就是一辈子都活在节省里,节省这个所谓的美德,似乎已经刻在了他们的骨子里头,而一辈子的节省,非但不能让他们变得富裕,反而还可能会让他们陷在贫穷的漩涡里爬不出来。

  比如为了省钱不去看病,小病最后发展成大病,最后只能花大钱去治疗,一夜赤贫。

  又比如为了省钱不给孩子去上大学,最后孩子只能去工厂打工,原本可以上升的唯一通道,也被亲手堵死了。

  在农村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而且这种现象还会遗传,一代传一代。

  唯一能改变的,就是读书,提高认知,只有思想上升级了,才能避免命运轮回的宿命。

  就比如现在,王大山就算进城了,他也没认清楚自己的情况,他从小到大被环境所塑造的思维,依旧在主导着他的行为习惯。

  而王小华虽然还在读高中,还没出社会,但他却已经远比家里的任何一个人,都要看得清现实,而且他每时每刻都在警醒自己,要避免掉进那个如诅咒一般的宿命里头。

  王大山仔细查找了好几遍公司注册的流程,然后准备齐全各种资料,第四次去往工商局注册公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em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