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白骨洞
神庙之后,是条窄窄的黑石小径,此刻月色朦胧,一道人影落在泛着微光的石路上,那影子似乎在张牙舞抓不停变换扭动着身躯一般让人觉得诡异。
白无相难得心情颇佳,他终于要有自己的山门洞府了。玄鸦安静的落在他左侧肩头,白骨本相随着心神起伏,穿着的人皮都有些形骸懒散。
神庙是神灵居所,但白无相并不愿当一个真正的神灵,他的居所是在这神庙之后的山间。
道路两旁立着三五个坟头,其中一个埋着的便是不久前离世而去的赵家阿婆,其余几个也是迁来的新坟,几乎没什么死气。
这条石路不过百余丈,起点是神庙的背后暗门,尽头是山脚下的一块黑石。
白无相走到黑石旁,抬起指尖,妖异的黑光乍现,落在石上化为三个白玉般的大字:
“骷髅山”
走入山中,一片荒芜之象,除去山坡上的一些杂草乱石外,便空无一物了。
这座百丈高的石山上偶有虫鸣一两声,或是杂草中传来夜间动物的小动静,月光照在山间,一片灰白之色,不免显得十分荒凉。
白无相对此并没有什么不满,低头继续往山中行去,山路上开始出现堆放着大大小小的白骨,有野兽之骨,当然也不免有人之骨。
十棵有些萎靡的槐树静静立在道路尽头,暗合十方敛阴的风水地象,如若是在白日里这十棵槐树阴影会刚好遮住道路尽头,无论太阳东升西落都照不亮路尽头的山洞。
白无相看着身前丈许宽的黑暗山洞,这里就是他往后的修炼之地了。
他微微张口吐出一道气息,妖力自口中升起,化为一团淡淡的灰白雾气罩住了洞口前散落一地的白骨,妖气依附在一块块骸骨上凝而不褪,雾气游散在槐树林中随风流动,倘若有凡人进来便会被这雾气迷失方向,如同鬼打墙一般在原地打转。
白无相再抬手一指山洞正上方,妖力再出,化为三个白玉色的大字刻于洞口。
“白骨洞”
他仰起头看向自己的洞府,百丈之山虽于这崇峰峻岭之地极小,可却是独属于自己的。
山上的气,空无一物,没有灵气,亦没有死气。
但终有一日,他会让这山如其名,遍地骷髅,漫山白骨。
做完这些后,白无相才缓步走入了山洞之中,两侧墙壁上盏盏幽蓝火焰无风自起,照亮这死寂洞穴。
这山洞是天然形成,洞内最深处还有一处不过两丈方圆的水池,石峰坠水形成的乳石在幽蓝火光下熠熠生辉。
地下的水阴之气和地阴之气让白无相只觉得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如若是凡人在这里反而是阴风阵阵,心神不安的感觉。
白无相盘坐水池中央的五尺石台上,伸手放飞了肩头的玄鸦,让它自去洞口处的槐树林中筑巢建窝。
他刚准备静下心来调息一下自身,却眼角瞥到了水潭中一抹游动的水光。
一条婴儿拳头大小的黑色水纹蛇正在石下吐着信子,缓缓爬到了他的脚边。
白无相皱了下眉头,这黑蛇似乎有了一抹极弱的灵性,被他身上的妖气和人皮中的气血所吸引,想要吸食妖气。
黑蛇扭动着身躯爬上了黑石台,不停吐着信子分辨着什么,然后弓起蛇身就要扑上去。
白无相本不欲理会这小蛇,但对方妄想吸食他的妖气,那就怪不得自己了。
他轻轻伸出右手食指,指尖隔空一点,这黑色水蛇瞬间身躯一顿,从蛇首处开始血肉消散,毫无抵抗的化为一条浅白色的六尺蛇骨,落入了白无相手中。
“这蛇骨倒是不同于人骨,权当做个顺手的器具了。”
白无相再次感应了四周,除去水潭深处有些鱼儿外,洞中再也没有其他生灵了。
他这才沉下心神来,牵引四周的地阴之气进入体内,运转于体,游走百骨。
妖族精怪不同于人族可以依靠代代相传,文字语言来传授道法,无需自己费心摸索便能直接修炼。
妖族只能在漫长的岁月中自己懵懵懂懂的探索天地灵气与肉身经骨的玄妙,积年累月之下才能逐渐走出适合自己的修炼之法。
白无相的本体是二百零六块人躯之骨,是一具骷髅,自然没有什么丹田气海一说。
他为数不多的妖力都凝聚在骸骨里,还能对自身骨骼有淬炼的作用。
说起来,白无相其实是个只有三年道行的白骨精,体内妖力唯有额头之骨中蕴藏着极浅的一层。
所以,他对于每次使用妖力都极其简省。
屠尽小曲村时的幻术,是白无相调用祠堂深井中的数百骸骨怨气施展的,他的妖力只是一个引子,如若小曲村但凡少杀害些人,他也做不到能一个不留。
这也算是天理昭昭,他们自食其果了。
白无相作为一个死灵精怪,在天地间是极难以修炼的。不同于人族可以随便吸收天地灵气,寻常野兽精怪也可以吸收月之精华,他能吸收的灵气唯有一种,那便是死气!
死气只有在生灵死亡时才能诞生,且很快就会消散,沉入地下,与阴气融合,就是地阴之气。
当然这是白无相自己的叫法,他无师无道无侣无法,一切都只能自己去理解感受整个天地。
地阴之气或死气被他吸收入体内,经过大小周天游骨之后便会化作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