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蜉蝣

  “轰隆隆~”

  惊雷划过夜空,仲夏的生命来到了尽头,化为夏末的终雨。

  雷声震耳欲聋,大雨倾盆,哗啦啦的水流从白骨洞前的石上滑落,仿若给洞口处披上了一层雨幕。

  洞中的水潭里,暗河之水逐渐抬升,让本已枯水的寒潭再次得到补充。

  石台上的白无相在洞中足足修炼了一个多月,才算是把体内的妖力都炼化稳固下来。

  他被这惊雷震醒,未穿人皮,走到洞口处,隔着雨幕望洞外,轻声自语道:“这夏日,总算要过了。”

  山间的雨水落在皑皑白骨上,冲刷着尸骨的雨水流向大地,浸润着山田。

  骷髅山的死气中也蕴含着生的气,这些农田在骷髅山外会收成也会越来越好。

  晨曦浮现在东方的天幕上,雷雨平歇,山间泥土中埋着昨夜的雨水。

  白无相穿上了人皮,第一次迎着光走出了洞。

  金色的霞光洒照青山,鸟儿的鸣声此起彼伏,一切都充满了朝气。

  白无相任由阳光落在身躯上,光透不过人皮的遮挡,照不穿已经妖力凝重的白骨。

  他终于可以在阳光下行走了!

  哪怕体内的骨骼仍旧有着本能的恐惧,但身为躯体的主人,白无相已经能无惧这些了。

  穿过碧绿的草丛,走过已经金黄一片的山田,白无相来到了一片沼泽旁。

  他嗅到了死亡的气息。

  东方的太阳升起时,河中水面上泛起无数的涟漪,不是雨落,不是鱼游,而是一种小虫出生了。

  它们是……

  蜉蝣。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白无相静静地看着无数的蜉蝣于水下蛰伏了千日千夜,于今日终于醒来。

  它们,朝时生,暮时亡。

  成千上万的蜉蝣在阳光下挥舞着翅膀,游出水面,远望如点点的浮尘,它们自水中浮起,小小的眼睛第一次看向这广阔的天地,在空中舞动着翅膀,迎风而动。

  无数的蜉蝣环绕在白无相的周身,它们没有灵智,但却有着对生死的嗅觉。

  白无相感知到了它们的生死,它们也嗅到了死亡。

  无数的浮白光影环绕在他身侧,阳光照出点点金光,如神之辉。

  白无相轻笑着挥手,扫去一众蜉蝣。

  “你们刚生,怎们能死?蜉蝣一粒,也该有自己的生命。”

  他隐匿了气息,让这些虫子不再被他身上的死气所干扰。

  于是,漫天的蜉蝣便挥舞起翅膀,朝着它们的旅途奔去。

  无数蜉蝣飞天而起,形成了壮观的虫潮,飞向了几里之外的水沼。

  途中,有一只只飞鸟在它们的沿途中狩猎,捕食着一只只蜉蝣。

  无数蜉蝣被群鸟所食,被草丛中的猎食者所食,一只只刚出生的蜉蝣便因此死去,进入下一个生命的轮回。

  白无相跟着它们一路来到了另一处水泽中,这里同样有着无数的蜉蝣,此时,天光已盛,烈日当空,万千蜉蝣在这片水泽中进行交配。

  它们寻觅着交配的对象,首尾交合,不为欲,不为私,只因它们的使命便是繁衍后代。

  十亿同类的葬礼,便是它们最盛大的婚礼。

  白无相在一旁静静的观望着,直到夕阳之下,这些蜉蝣再一次从水中飞起,它们便由此踏上了死亡的归途。

  当太阳落下山时,漫天的霞光映着群山,这些蜉蝣再次经历一路的捕食者追杀,回到了出生的沼泽地。

  踏上归途的这一刻,残阳在翅间灼烧出死亡的到来。

  它们短暂的一生将迎来死亡,回道它们最初的原点。

  一只只蜉蝣如同在晨间飞起时一般,坠落沼泽水面,荡起无数的涟漪,它们沉入水泽中开始产卵。

  当一颗颗细小的卵坠落水中时,这些蜉蝣的生命就此结束。

  点点滴滴的微弱死气,微不可察,但却汇聚成一道恢弘的黑气,化作百丈蜉蝣,掠过夜空的漫天星辰,投入了白无相的体内。

  “朝生暮死,即便短暂,亦可惊鸿。”

  白无相伸出手指,食指与这只死气所化的巨大蜉蝣在相触的一瞬间,绽放出生命的光芒,比起天上星辰都更耀眼。

  这是沼泽地中的蜉蝣对他的供奉,祈求他这位蜉蝣眼中的“神”,庇护它们后代的繁衍之地。

  这样完整生命尽时的死气,不同于杀戮时产生的死气,不会带着戾气,不会带着不甘与怨念,是最纯碎的死亡,包含着天地之气的死亡。

  白无相看着夜空下平静的水面,这一刻心中似乎有什么要破土而出了。

  他转过身,离开了沼泽地,回到了洞中。

  接受了蜉蝣的死气,便是与这些蜉蝣缔结了契约,白无相自会遵循契约,年年岁岁都会让它们能够繁衍,延续生命与死亡。

  自己是个遵守契约的妖灵,山中精灵众多,时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