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朱棣:怎会如此相像雄英?

  第137章 朱棣:怎会如此相像雄英?

  朱应之名!

  随着辽东战事平定后,消息迅速席卷了大明的几乎九成以上的疆域。

  哪怕远在西南边陲云南府的沐英,也听闻了辽东定,朱应的战功战果。

  朱应之名之所以能够在大明战将群体中迅猛传开,一切就是因为战功!

  倘若只是平平无奇的小功劳,决然无法引发这般轰动、

  即便像蓝玉等那些性格骄纵,来自淮西的将领,虽说能在年龄和为人处世方面对朱应评头论足,可一旦涉及统兵征伐,却都选择缄默不语。

  “冠军伯”这三个字,便是朱应的战果所得!

  得皇权认可的!

  北平军驻扎的军营外,规划得井然有序,大宁边军的驻扎之所已准备妥当。

  晴空之下!

  此时,朱棣与李景隆并肩朝着营门走来。

  朱棣身着一袭黑色王袍,彰显出他皇族王爷的威严。

  李景隆则身着战甲,跟在朱棣身后。

  忽然,远处传来一阵阵隐隐踏动的声响。

  转瞬之间,声响愈发清晰,仿若千军万马奔腾而来。

  踏踏。

  踏踏踏。

  一阵密集且有力的马蹄踏动声,从远方汹涌席卷而来。

  抬眼望去,只见数万骑兵犹如洪流滚滚而来。

  大军之中树立着诸多大明战旗,旗帜在风中烈烈作响,展现大明之威。

  大宁边军,向来以骑兵为先锋,此次也不例外,他们率先抵达,后续的三万步卒则在后方稳步跟进,这正是骑兵速度优势的体现。

  当距离北平军营门不足数十步的位置时,为首的朱应猛地一抬手,同时大喝一声:“停!”

  下一刻。

  身后的骑兵们纷纷用力拉住马缰。

  一时间,马匹发出此起彼伏的“吁”声,马蹄刨地,扬起阵阵尘土。

  两万骑兵,几乎在同一时刻整齐地停下了前进的步伐。

  此刻,即便他们只是静静地矗立在北平军营门前,那股由无数次征战积累而成的恐怖杀伐之气,却如同汹涌的洪泽扑面而来。

  那气势,仿若能将周围的空气都冻结。

  “好一支精锐无比的骑兵!”

  朱棣忍不住惊叹道,眼中满是赞赏之色。

  “的确,这一支军队竟有如此强大的军威!”

  “当真是精锐。”

  李景隆附和着,流露出一丝震撼。

  两人相视一眼,彼此眼中都毫不掩饰流露出惊异。

  显然,这是他们首次见到大宁边军。

  仅仅只是一眼,仅仅立足于几十步之外,那扑面而来,令人窒息的杀伐之气,朱棣和李景隆又怎能感受不到!

  特别是朱棣,作为北平军的统帅,长期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对于精兵与弱兵的区别,可谓是一眼便能看穿。

  “冠军伯朱应,当真是名不虚传啊!”

  李景隆感慨万千地说道:“如此精兵,果真是经历过辽东血战的精锐之军。”

  “那,应该就是朱应了。”

  朱棣目光紧紧锁定在几十步外。

  只见一位身着鲜艳红披风,全身被战甲包裹得严实的将领,正策马而立。

  在朱棣与李景隆的注视下,朱应潇洒地翻身下马,动作一气呵成,没有丝毫犹豫,顺手将头上的战盔朝着身后的刘磊一丢。

  刘磊眼疾手快,稳稳地伸出双手,接住战盔。

  与此同时,刘磊率领着一众亲卫,也迅速翻身下马,紧紧跟在朱应的身后。

  而身后的骑兵们,则没有任何动作,地停在原地,静静地等待着下一步的指令。

  “王袍加身。”

  朱应看着前面,心中暗自思忖:“此人应该就是历史上那位大名鼎鼎的永乐大帝,朱棣了。”

  “历史上,他可是有着封狼居胥之功的皇帝。”

  “今日,倒是亲眼见到他了。”

  朱应抬眼望去,目光瞬间锁定在营门口正中心的朱棣身上。

  仅仅一眼,朱应便凭借对方的穿着和气质,笃定了他的身份。

  不过,朱应并未将内心的思索表现在脸上,他神色平静,只是大步朝着朱棣走去。

  朱棣的目光一直紧紧注视着朱应。

  随着朱应的身影越来越近。

  忽然间。

  朱棣的脸色微微一变,他原本平静的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在他的视线中,朱应的身影和样貌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